↑ 萬聖節…應景的恐怖農場(小明的開心農場被搞怪了!) 

 

↑ 這是飛天互動學園製作萬聖節由來的教學動畫

 

小明老師的流浪網誌:小明今天會想發表這篇文章(算是教學檔案好了)

原因是今天晚上到虎尾基督徒聚會處查經聚會結束後,

在路上遇到一群虎尾科技大學的年輕人,裝扮東方的七爺八爺~

西方的吸血鬼在大街上穿梭、女巫婆騎著掃把,

還會帶著黑色的貓、或裝起鐘樓怪人或惡魔的樣子

挨家挨戶的敲門嚇人!

門一打開「小鬼」們會做出做出嚇人的表情說:trick or treat(不給糖,就搗蛋)

呵…超有趣的~~~直擊影片如下:

 

 

萬聖節-小明路上直擊虎科大慶祝萬聖節活動-1

 

 

萬聖節-小明路上直擊虎科大慶祝萬聖節活動-2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萬聖節的由來】

萬聖節不同於聖誕節和復活節,

萬聖節和萬聖夜來自於天主教對其它宗教的節日的吸收、改造和重新詮釋。

大部分的基督教徒認為萬聖節沒有重要的宗教意義,

難怪小明以前都沒在教會有辦萬聖節的活動,

到現在才知道有這個節日(今天就當作學習^^v),

因此一般的基督徒教會只把這節日當作是普通的「節慶」看待。

因為萬聖夜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,

在10月的最後一天,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結,冬天的開始,

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,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,

被稱為「死人之日」,或者「鬼節」

這一天各種惡鬼出沒,死去人們的靈魂也會離開身體,

在世間遊走,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險。

為了嚇走邪惡的鬼魂,凱爾特人會戴上面具。

傳說當天主教傳教士登陸不列顛諸島的時候,

傳教士們為了壓制這種被他們視為異端的德魯伊傳統,

就把這一天之後的11月第一天定為萬聖節,

紀念天主教的聖人們,希望以此打壓這些鬼怪觀念。

不過,諸聖日實際應源自天主教在義大利和高盧的一個隱修會本篤會(Order of Saint Benedict),

本篤會會士一向習慣在11月1日的晚課中為亡者誦經,

受這傳統所影響,

後來教會把11月1日定為諸聖日。

萬聖節和鬼節的習俗,

主要是在英倫三島和北美的前英屬殖民地,也就是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紐西蘭等地。

其中美國的萬聖夜傳統,

最初由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移民於19世紀傳入,

而其他發達國家則於20世紀末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而開始慶祝萬聖夜。

 

↑ 南瓜燈

在萬聖節還有雕刻南瓜燈的習俗,

這是一則趣味的愛爾蘭的民間傳說。

據說有一個名叫傑克的酒鬼,他有一天邀請惡靈來一起喝酒,

但喝完後卻沒錢付帳,

他就設計要惡靈變成六便士 ( six pennies ) 來付酒錢,

可是傑克又沒拿它來付錢,反而用一條銀紙鎮住惡靈讓它出不來。

惡靈苦苦哀求傑克放他出來並答應不來嚇他、騷擾他,

於是傑克就它出來,到了第二年萬聖節,

惡靈又與傑克達成協議,答應這一年不會來騷擾傑克,

但沒過多久傑克就過世了,這時天堂拒絕收容他,

傑克只好到地獄報到,

可是因為惡靈已經答應他這一年不騷擾他,

所以也無法收容傑克。

天堂地獄都去不得,傑克怎麼辦呢?

而且路實在是太黑了,傑克也找不出路離開,

這時惡靈就丟給他一塊已經燒得通紅的煤炭

讓他在黑暗的地獄中比較能看清楚路,

傑克將這小塊媒炭灰燼放在一個打了許多洞的菜頭當中,

好讓它燒久一點。

根據這個傳說,

後來愛爾蘭人就用菜頭來製作他們所謂的"傑克燈籠"。

但是當移民們到了美國之後,

發現新大陸的南瓜比菜頭普遍,

於是改為用南瓜雕刻成各種鬼臉,

然後在裡面擺蠟燭了,這就是“南瓜燈”的由來。

詳細資料請查見:維基百科-萬聖節

 

【歡迎加入小明流浪聯播網】

  Add to Google Reader or Homepage   

【邀請大家加入RSS閱讀更方便】


小明老師的流浪網誌

【歡迎把小明Q版圖帶回家】

【歡迎朋友寫信給小明】

 

 

【小明的流浪留言板】

大家在茫茫網海中,

駐足於小明的Blog,

是一種奇妙的緣份,

請留下您的芳名^0^

小明會珍惜您到訪。

在訪客留言簿上面,

也許遇到認識的人^^

~~分享是快樂之本~~

~~喜悅是成功之母~~

~~知足是幸福之始~~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余偉銘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